臺北市
市立大同高中
介紹

全校人數:2303 人

本校創始於民國二十四年,最初即是初中與高中合設之「完全中學」,民國四十八年,配合政府實施「省辦高中,縣市辦初中」政策,將高中部學生移撥「省立建國中學(現為市立建國中學)」及「省立師大附中(現為國立師大附中)」,成為純辦初中的「臺北市立大同中學」,初中時代是大台北基隆地區的第一志願學校。

民國五十七年,政府實施九年國教,本校改制為「國民中學」,對於發展國民教育克盡厥功;民國八十一年政府基於引導國中教學正常化,提昇高中教育效能,促進教育發展的區位平衡與普遍性,將本校改制為「完全中學」,在原國中部增設高中部,成為全國第一所完全中學。

經過數十年歲月的歷程,本校培育了無數傑出的英才,校友六萬多人,遍及各行各業,包含李登輝總統、國際刑事鑑識學專家李昌鈺博士、中華電信董事長蔡力行、知名作家劉墉、中央研究院院士與前國立中興大學校長李德財、新光集團吳東昇、前法務部調查局局長吳東明、前臺北市議長與立委陳健治等人。

本校校園之規劃融合了我國固有傳統建築及西歐古典外觀造型。先後開闢「龍池」、「鳳園」及「至聖園」、「至誠園」、「至善園」三個庭園,校舍宏偉,造景典雅,為本校學子建構了完善之學習環境,因而為全國建築公會評為八十三年度全國高中特優學校建築;也陶鑄本校學生曠達的心胸與健全的人格。


「培育未來領袖、社會菁英」是本校的發展願景,在此願景下,營造大同高中成為「卓越的、公義的、全人的」優質高中,培養學生擁有「人文與藝術涵養、科學與數位能力、領導與社會關懷、多元與全球視野」便是學校的重要目標。
透過課程與活動,將「文化、創意、品格、服務與公民」概念帶入,每一位從大同畢業的學子能擁有紮實的學科基礎、社會關懷的人文素養以及多元與全球視野的國際觀,成為「未來領袖、社會菁英」。

實施亮點

MSSR與晨讀實施特色

一、全班帶至圖書館一起閱讀;
二、導師自選報紙文章、短文、小日記等方式導讀;
三、學生上台分享閱讀心得,
四、班上自行拍攝影片或推薦同學至圖書館錄製說書影片等。

實行照片

目前已有:5 張照片

↑點擊照片可觀看原圖↑

附近的學校

該縣市附近還有這些學校喔,看看它們吧

他校實施情形

想了解其他學校都是怎麼推廣明日閱讀嗎? 找找看吧!

搜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