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
市立樹德國小

全校人數:455 人

臺中市南區樹德國小學校特色簡介

一、學校概況:
學校歷史:109年創校,迄今邁入第5年。
校地:約2公頃,其中有0.5公頃為私立非營利幼兒園使用。
學生:逐年招生,114學年度只招收到4年級。


二、建築特色:
樹德國小校園整體規劃,共分三期工程逐年施作。建築圍繞著「大樹意象」發想,以樹枝枝枒舒展的姿態做為立面造型的自明語彙,創造充滿流線及趣味的校園記憶點。一期校舍為五層樓之建築,為了克服高樓層學生下課時間不易下樓親近校園綠地的困境,在規劃上運用了「宜居建築」、「垂直綠化」與「複層式露臺」的設計概念,讓各樓層學生都能擁有更多與綠意和樹木親近的空間,學校校舍就像是一座立體的空中花園。建築師的創意巧思,也獲得了「2022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金質獎的肯定。
樹德國小一期校舍二樓的圖書館,則是美感校園的另一特色亮點。建築師將大面窗戶及天花板,透過規律的幾何造型切割,搭配挑高的斜屋頂空間,營造出令人驚豔的多功能空間氛圍,讓圖書館兼具美術館與音樂廳的美感、質感與人文溫度。
樹德國小二期校舍延續一期校舍的建築語彙及元素,透過層層疊疊的陽台綠化,模擬林間樹影,延續校園的生態環境,作為永續教育的一環。而藉由二期校舍量體的配置,圍塑出西側新大門進入校園的第一個開放空間「朝日草坪」,再穿過通廊可到達處理校內高低差的「青青草坡」,並可往東串連「漫漫親水」及岸邊的「樹溪展演」(水圳工程目前興建中),同時以橫跨水圳之通行橋梁與未來三期校地操場及活動中心銜接(目前興建中),讓校內的開放空間連續而不中斷,創造有如都會公園般的景觀生態校園。
二期校舍獲得2024臺中市公共工程特優,目前準備爭取參賽國家公共工程獎。


三、課程特色:
因學校南邊約200公尺處,柳川流經樹德里與樹義里交界處,且學校基地的東側,有一條水源引自柳川,長約130米的灌溉水圳,引自柳川水源的灌溉用水利圳道,由南向北貫穿流經學校一二期校舍東側,由於長期缺乏人為開發與干擾,水圳周邊生態豐富、林蔭蓊鬱,可觀察到鳥類及魚類在此棲息,是學校未來發展生態環境教育的最佳生態綠廊。
另本校位於臺中市南區交通便利、學習資源豐富,柳川、大慶火車站、捷運站、福田水資源回收中心、南區區公所、火柴故事館、豐樂公園、靜思堂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臺中市立圖書館南區分館、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都在車程10分鐘的範圍,透過火車、捷運和公車更能將學習拓展至綠川水資源環境教育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921地震教育園區……,結合在地元素與社區資源發展出「藍帶、綠帶、Maker Fly」校訂特色課程,引導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讓學生更主動、更樂於學習。
本校112年及114年度申請臺中市環境教育基金補助學校辦理環境教育計畫,結合戶外教育與校訂課程辦理社區踏查、參觀福田水資源回收中心及文山資源回收環境教育園區等活動,讓師生更深入認識社區的自然生態與環境,激起學生對在地環境的情感連結,啟發學生關心週遭環境的行動力。
112-114學年連續三年申請到教育部補助實施戶外教育計畫結合校訂「綠帶」及「Maker」課程讓學生走出教室豐富學習。學校也積極推動雙語教學及國際教育課程,申請雙語教學計畫於二年級彈性及健康課實施雙語教學,並透過社團法人台灣國際青年文化交流協會於113年申請到美國籍志工Sara及114年申請墨西哥籍志工Vivian到校服務,拓展學生國際視野。
本校三年級校訂藍帶課程「柳川水岸藝文遊」通過文資局113學年及114學年文化資產保存教育推動計畫方案課程徵選,讓學生能更進一步結合資訊、語文、社會及藝術領域,探索柳川沿岸周邊的文化資產場域,了解家鄉的人文史蹟,並透過現地教學讓學習與生活連結,培養學生對文化資產的興趣及體認到文化資產保存的意義與價值。



















實施亮點

MSSR與晨讀實施特色

搭配借用愛的書庫與不定期推出的主題書展,在溫馨悠揚的音樂聲中,由校長與導師引領學生在每周三的晨光時間共同沉浸在書香的氛圍裡。

他校實施情形

想了解其他學校都是怎麼推廣明日閱讀嗎? 找找看吧!

搜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