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閱讀的力量:以MSSR打造孩子一生的學習力

講者姓名:馬湘萍 館長(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講師簡介
馬湘萍館長是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現任館長,取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並在教育部及政府部門服務多年,歷任教育部技職司司長、高等教育司副司長、國際司科長及行政院專門委員等職務,並曾派駐香港擔任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參事。除政府機關經歷外,亦曾擔任資訊工業策進會、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及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董事。
自接任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館長以來,馬湘萍館長致力於推動圖書館智慧轉型與全民閱讀,認為閱讀是啟動人類想像力與學習力的關鍵,積極發展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服務的多元性與智慧化,提供更便利、友善、親近且多元體驗的閱讀服務,期盼圖書館以知識來啟發民眾、激發想像而創造未來,並為全民打造更具智慧與多元的學習及創新場域。

演講摘要
閱讀是所有學習的基礎。在我們國中小的教育階段,如何培養孩子一輩子受用的閱讀習慣與能力?「身教式持續安靜閱讀」(Modeled Sustained Silent Reading,簡稱MSSR)讓閱讀回到最初的面貌—無負擔、沒有責任義務的初衷,讓閱讀變成快樂的事,強調持之以恆、安靜無擾、自由享受、身教帶領的閱讀氣氛。只要能讓學生多讀,他們就會愛讀;他們愛讀,就會更多讀,形成一個正向循環。多讀、多寫、多分享,愛讀、愛寫、愛分享,就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MSSR不僅是培養閱讀習慣的工具,更是帶領我們「回到閱讀的初衷,回到學習的關注」的理念。身為圖書教師在書籍資源、環境營造、師生推廣、家長連結等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透過MSSR的方式,讓孩子們自然地愛上閱讀、享受閱讀,培養受益一生的能力!

從故事到日常:家校攜手讓閱讀成為孩子的習慣

講者姓名:廖長彥 教授(國立中央大學)

講師簡介
廖長彥為國立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助理教授,專注於閱讀與寫作教育在數位時代的創新應用,長期協助推動「明日閱讀」計畫,並近年積極深入國小與幼兒園現場,推動家校合作的閱讀行動。他關注學生語文表達與思辨能力的發展,透過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與數位工具,設計如AI同伴聊書、繪本共創與角色扮演式閱讀對話等活動,深化學生閱讀理解與寫作創作的歷程。廖博士倡導「學習者作為創作者」的理念,強調AI可作為引導學生構思、表達與修訂的學習夥伴,也支持教師運用AI進行閱讀教學與寫作回饋的教學設計。他同時關心家庭在閱讀教育中的角色,推動親子共讀與社群閱讀文化的形成,致力於建構一個融合人文精神與科技素養的語文學習生態,讓閱讀與書寫成為孩子探索世界、連結生活與建立自信的重要途徑。

演講摘要
孩子們都愛聽故事,但如何將這份對故事的熱愛,無縫轉化為融入日常的閱讀習慣?這需要家庭與學校的緊密攜手。本演講將從「幼兒園明日閱讀推廣試辦計畫」的實踐經驗出發,分享我們如何引導家長與教師合作,將閱讀從特定的故事時間,自然延伸到生活的各個角落,讓閱讀不再是刻意安排的「任務」,而是孩子們樂在其中、主動探索的日常風景,真正為他們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