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密集閱讀及廣泛閱讀談閱讀推動模式
講者姓名:陳昭珍 教授(中原大學)
主題簡報:請點我
講師簡介
•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座教授兼圖書館館長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名譽教授
• 教育部國中小學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及民間團體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計畫主持人
• 全國圖書教師輔導團總召集人
演講摘要
閱讀可分為廣泛閱讀(extensive reading)與密集閱讀(intensive reading),這兩種閱讀方法都有效且互補。當學生「密集閱讀」時,他們閱讀文本以學習和語言有關的知識,如生字或文法,我們可稱之為「學習閱讀」,這是很多學生閱讀教科書的方式。當學生「廣泛閱讀」時,他們透過閱讀取得知識,例如,讀故事書,是為了享受閱讀,提高學習動機,開拓視野。學校過去重視的是密集閱讀,師資養成過程老師所學到的主要也是密集閱讀,因此當素養導向教育來臨時,多數人還是不知道素養該如何養成。其實,廣泛閱讀正是素養導向教育非常重要的方法,然而廣泛閱讀又應如何規劃、指導及推動?本次演講將以中英文閱讀為例,說明廣泛閱讀的規劃與推廣模式。
全球和幸目標與AI時代的人才培養
講者姓名:陳德懷 教授(國立中央大學)
講師簡介
經歷
• 2008-迄今 國立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國家講座教授
• 2009-2016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 2004-2008 國立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
• 2003-2008 國立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創辦所長與教授
• 2002-2006 國立中央大學學習科技研究創辦中心主任
• 1996-2002 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1993-1996 國立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
•1989-1993 國立中央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
榮譽獎項
• 2020 教育部第24屆國家講座主持人獎
• 2019 行政院第43屆傑出科技貢獻獎
• 2019 亞太數位教育學會會士
• 2013 教育部第57屆學術獎
• 2009 潘文淵研究傑出獎
• 2003 國科會中華基金會獎
• 2007 國科會傑出特約研究員
• 2000-2006 國科會特約研究員
• 1995-2000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三屆)
研究貢獻
1. 開創「人工智慧學習同伴」概念與原型
2. 首創全球第一套網路學習系統
3. 設計「遊戲式學習與系統」(全世界20年來發表遊戲式數位學習貢獻最多)
4. 研發「未來智慧教室」學習模型
5. 建構「亞卓市」(歐巴馬政府數位教育白皮書所描述的本世紀初全球最大網路學習社會)
6. 驅動「電子書包」與「行動學習」研究
7. 提出「一對一數位學習」與「無縫式學習」概念
8. 推廣「明日閱讀」觀念與建構「明日星球」平台
9. 發展「興趣驅動創造者理論」並開發「趣創者」中文、英文與數學課程
創辦人
1. Asia-Pacific Society for Computers in Education (APSCE), 1994
2. Global Chinese Society for Computers in Education (GCSCE), 1999
3.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 (RPTEL), 2006
4. Journal of Computers in Education (JCE), 2014
5. Conference Series: ICCE, 1993; GCCCE, 1997; IEEE DIGITEL, 2007
6. 社團法人中華明日閱讀協會, 2016
7. 趣創者國際實驗教育團體, 2017
演講摘要
AI浪潮來臨,學生如何透過巨量閱讀、博覽群書成為AI時代的人才?未來學校的學習型態是否會隨之改變、教育目標及方法是否隨之調整,是當代需要思考的教育議題,但是,無論大環境如何改變,「閱讀」始終是引導人類學習的基石,藉由大量閱讀、廣泛閱讀,強化閱讀以建立自學能力,將是未來學習的焦點,也是成為AI時代人才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