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次名稱:A場

活動地點:2樓國際會議廳

跨閱界線,走進學生❤️

講者姓名:鄭鈺琳教師(臺中市光正國中)

講師簡介
光正國中國文與閱讀推廣教師,具藝術跨域背景,擅長從學生角度設計多元閱讀活動,關注學習動力與生活連結,推動SDGs閱讀行動社,陪伴學生以閱讀探索生命、解決問題,成為具關懷力、創造力與行動力的學習者。
演講摘要
在教學現場,閱讀往往被視為語文課的責任,但事實上,一本書蘊含的知識、價值與情感,遠遠超越了單一學科的範疇。本場分享以「跨閱界線,走進學生」為題,透過創新且具親和力的設計,引導教師重新思考跨學科閱讀的意義與實踐方式。我們將從「一步跨一步」、「同時跨」到「跨越跳脫」三種層次的跨領域行動出發,探索閱讀如何成為學科整合的起點,亦是理解學生、走近學生心靈的橋樑。最後,研習將以「跨角色思考」與「跨學生心防」重新省思跨領域閱讀,期待閱讀能在明確的方向中擦出不同的火花,不只連結課程,也連結人與人之間最真實的感受與理解。
放下與拿取,一日之計在於「書」

講者姓名:廖妙卿教師(嘉義市精忠國小)

講師簡介
從企業內部刊物編輯轉進兒童閱讀寫作教學超過25年,剛卸下精忠國小閱讀推廣組長一職。因為想推廣閱讀,誤打誤撞開了小小繪本書店,無意中栽進閱讀推廣人的領域;因為孩子的關係,成為精忠國小圖書志工,策劃並執行晨光悅讀活動進入第7年。
演講摘要
分享實踐MSSR的經驗,並提出閱讀趨勢和親子共讀有關的觀察及因應之道。
在注意力缺失的時代,人們接收資訊的渠道變得多元,MSSR面臨更多挑戰是共通的困難,然而,想在家庭實踐MSSR,其實只要每天有意識的做到「放下跟拿取」。
一、MSSR經驗分享:重視親子共讀,書是生活的一部份。
  把翻書變成習慣,把說故事變成獎勵,把談書變成親子交流;每週逛書店或圖書   館,買書、選書樂趣多;袋子裡永遠有一本書,外出用餐、旅遊的空檔都可以讀   幾頁書。
二、開一間小小書店的觀察及因應之道
  孩子聽故事,大人滑手機的現象;教科書和參考書成了主要閱讀的偏差;如何因   應網路資訊取代紙本書的趨勢。
跨域課程分享:紋繪台灣—傳承X創新X永續

講者姓名:蔡櫻如教師(桃園市龍興國中)

講師簡介
致力透過MSSR發揮影響力,設計創新整合兼具藝術創作與永續思辨的課程。
引導學生從理解到實踐,培養閱讀素養與行動力,成為有深度與溫度的教師。
演講摘要
這堂課是我和學生一起走進台灣多元文化的旅程,從認識紋飾和色彩的故事,到動手創作、思考永續,讓學習變得有感又有趣。我會分享課程設計的歷程、教學中的感動與挑戰,以及怎麼把文化、藝術和生活連結在一起,讓孩子在創作中找到自己,也看見別人。